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5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测绘学   637篇
大气科学   807篇
地球物理   1011篇
地质学   2415篇
海洋学   735篇
天文学   194篇
综合类   574篇
自然地理   6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浙中一次强对流天气动力热力场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闪电及多普勒雷达天气资料,对2013年5月29日浙中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境场、触发机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地强对流天气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高空冷平流南侵、低层暖平流北上,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进一步加大;在热力不稳定能量增长储存条件下,冷空气、地面辐合线与中低层切变线是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天气还具有组织作用;沿等熵面移动的较大位涡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和发展;初夏0 ℃层高度偏高,但在满足强烈位势不稳定、中等风垂直切变以及低层充足水汽条件下仍可以导致局地小冰雹的产生;地面大风过程是低空暖湿气流入流在快要进入上升气流区时受到上升气流区的抽吸作用而加速导致生成的;多个回波强核被中气旋组织在一起,形成超级单体风暴造成了局地强风雹天气。  相似文献   
102.
贵州铜仁暴雨和冰雹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贵州铜仁区域的局地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监测常用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产生暴雨和冰雹天气时其雷达回波特征的差异性:(1)冰雹回波反射率因子及剖面在较高的高度上维持较大强度,且其剖面通常具有穹窿结构,暴雨回波中通常有多个对流回波柱,强回波核位于云体中下部。(2)局地暴雨天气通常为混合型降水回波的"准静止"状态和长时间的"列车效应",冰雹回波其外形结构多呈点状、块状、带状等特征,有时候还会出现钩状、弓形回波等特殊形状;(3)暴雨径向速度和冰雹径向速度都存在逆风区等特征,短时强降水发生在逆风区边缘地带、径向速度辐合最大的区域。冰雹径向速度变化范围较大,有强烈的风向、风速辐合过程,有时还会伴随中尺度气旋。(4)冰雹回波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都比暴雨大,在降雹前2-5个体扫范围内冰雹回波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值会出现明显的跳变,而暴雨回波其值比较平稳并且维持较低数值。(5)VWP在冰雹过程中从低层到高层存在垂直风切变,其切变越大,出现冰雹的可能性越大,而暴雨的西风气流风速远小于冰雹过程。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To investigat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sia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summer (June–July–August; JJA) temperature in eastern and south-central Asia is reconstructed using multi-proxy records and the regularize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RegEM) algorithm with truncated total least squares (TTLS), under a point-by-point regression (PPR) framework. The temperature index reconstructions show that the late 20th century was the warmest period in Asia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temperature field reconstructions illustrate that temperatures in central,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11th and 13th centuries, and in western Asia during the 12th centu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and comparable to levels in the 20th century. Except for the most recent warming, all identified warm events showed distinct regional expressions and none were uniform over the entire reconstruction area. The main finding of the study is that spatial temperature patterns have, on centennial time-scales, varied greatly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Moreover, seve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from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over the same region of Asia, are all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index reconstruction at the 99 % confidence level. Only spatial temperature patterns extracted as the firs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from the GISS-E2-R and MPI-ESM-P model simulations are significant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field reconstruction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in Asia at the 90 % confidence level. This indicates that both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simulations depict the temporal climate variability well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However, the spatial simulation or reconstruction capability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could be still limited. For reconstruction, some grid points do not pass validation tests and reveal the need for more proxies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ccurate dating, and sensitive temperature signals, especially in central Asia and before AD 1400.  相似文献   
106.
Emergy analysis is effective for analyzing ecological economic system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approach is af-fected by the diversity of economic level,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07.
建筑群空间分布模式识别对制图综合、多尺度表达及空间数据挖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局部异质性明显的建筑群直线模式识别提取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模板匹配的建筑群组合直线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分析研究组合直线模式的认知特征和定义;然后,利用建筑物的空间邻近性、尺寸和方向约束进行聚类,获得建筑物间的空间邻近关系和扩展对齐关系;以放大的建筑物最小面积外接矩形作为初始匹配模板;最后,在确定模板分布间隔及方向的基础上,考虑组合直线模式的直线性、相似性和局部异质性约束条件,通过连续构建模板进行搜索匹配,识别出组合直线模式.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识别出组合直线模式,其识别结果符合人类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首创的GEO+IGSO+MEO混合星座设计,本文研究了根据不同星座,采取不同约束条件和数据处理策略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北斗系统混合星座的分层约束精密定轨方案。该方案首先将北斗卫星分为非GEO(IGSO/MEO)和GEO两部分进行解算,利用GPS解算的公共参数对北斗IGSO/MEO精密定轨形成有效约束,然后固定GPS和北斗IGSO/MEO解算结果,最后单独对北斗GEO卫星进行强约束下的轨道解算。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密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北斗GEO卫星和非GEO卫星三维重叠弧段轨道精度分别为0.688 m和0.042 m,比传统方法分别提高了54.2%和72.4%。另外,采用激光测距检核和测站坐标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对轨道精度进行了验证,激光检核精度提高了44.3%,测站坐标在水平和高程方向上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21.5%和20.7%。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现有单目视觉测量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机真实俯仰角计算算法,结合图像快速相关匹配与定位算法,可完成桥梁挠度的快速精确测量。通过精度验证试验和挠度对比测试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结果,结果表明:①不考虑目标点真实俯仰角变化的测量方法在距离视场中心较远的位置测量结果中误差较大;②单目视觉方法测量结果与角钢作竖直向下的刚体位移保持一致;③单目视觉方法与GPS测量的挠度曲线变化趋势和测量数值基本一致。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可为今后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土木工程变形测量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李辉  吴启明  申朝永  刘芳  李婷  张峥 《测绘通报》2021,(10):150-153
本文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为试点,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分析评价耕地空间特征、农业物资运输配套设施空间分布、农业灌溉资源空间分布等因子对耕地生产效益的影响。然后从地理国情普查、耕地地球化学质量调查等成果数据中甄选影响因子,构建影响因子样本集,提出梯度距离概念,计算等级耕地经济效益权重,并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评价各因子对耕地生产效益的影响。最后从地理空间角度提出了提升县域农业生产效益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